565net必赢客户端新闻

公司首页 > 565net必赢客户端新闻 > 正文

祝贺公司特聘教授孙九林院士荣获“2020赋能中国大数据科技产业发展的院士”

发布时间:2021-01-29阅读数:

大数据最强大脑  2020赋能中国大数据科技产业发展的10位院士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大数据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数据科学理论体系、大数据计算系统与分析理论、大数据驱动的颠覆性应用模型探索等重大基础研究进行前瞻布局,开展数据科学研究,引导和鼓励在大数据理论、方法及关键应用技术等方面展开探索。采取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模式和基于开源社区的开放创新模式,加强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清洗、数据分析发掘、数据可视化、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形成安全可靠的大数据技术体系。支持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提升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知识发现能力和辅助决策能力。

在推进建设大数据技术应用创新体系和产业发展过程中,我国涌现出一批院士、科学家及学科带头人。他们在不同阶段、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为大数据产业发展赋能。近日,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通过媒体公开报道、社会推荐、单位推荐等多种渠道,结合2020年度重要的大数据事件,广泛寻找赋能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院士及科学家人选,汇聚他们的前沿思想和创新成果,并最终遴选出10位“2020赋能中国大数据科技产业发展的院士”作为行业标杆。他们身处大数据科技前沿,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我国大数据科技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并为他们的付出与努力点赞。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经理、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闭幕会后,作了题为《大数据: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的讲座。梅宏表示,一是大力发展行业大数据应用,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的行业大数据应用蕴含了更加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价值;二是建立系统全面的大数据治理体系,大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强大的信息技术产业和全面深度信息化赋能的传统行业无疑是数字经济的基础!大数据治理须从营造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的视角予以全面、系统化考虑;三是以开源为基础构建自主可控的大数据产业生态,建议采用“参与融入、蓄势引领”的开源推进策略。四是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并筹划布局跨国数据共享机制,我国应该积极推动在大数据技术和应用方面的国际合作,建立跨国数据共享机制,与其他国家一起分享数字经济的红利,同时也使我国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五是未雨绸缪,防范大数据发展可能带来的新风险。数据垄断不仅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可能对国家安全带来冲击和影响。

梅宏,1963年5月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计算机软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经理。1980年梅宏17岁时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先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1987年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1989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攻读计算机软件专业博士;1992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同时在北京大学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获得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奖(研究类);1998年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国氏”博士后奖;1999年作为访问科学家,前往美国贝尔实验室学习;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3年担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所所长;2006年担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经理兼软件所所长;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董事长 ,同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4年当选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学会会士 ;2016年7月担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董事长  ;2018年9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董事长。2019年7月,任军事科学院副经理。10月20日当选为中国计算机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长。梅宏主要从事软件工程和系统软件领域的研究。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鄂维南认为,作为一个数学家,我认为数学将对推动大数据发展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数学也应该成为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然而应用数学界仍然普遍存在着理论和应用分化的情况,一部分数学家专事应用,缺乏理论深入;大部分数学家主要从事比较理论的研究工作,与应用联系不紧,也没有参与到活跃的应用领域。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数学家对大数据的参与度和影响力还不是很大。这无论是对大数据的发展,还是对数学的发展都是很不利的。就我从事的计算数学而言,早些年,算法问题大多来自物理、力学、材料、工程、化学等方面。未来的问题更多地会来自于数据里面的算法。大数据涉及的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算法里的分类、聚类、预测、回归,都是数学模型和算法问题。因此,我认为大数据是数学落地、给社会产生影响的好机会。

鄂维南,1963年9月生于江苏省靖江市,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首任经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数据学院首任经理。

1982年鄂维南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1985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硕士学位;1989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1999年成为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和应用数学及计算数学研究所教授;2009年获得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克来曼奖;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入选美国数学学会会士;2014年创办大数据建模分析公司普林科技,并担任首席科学家,同年就任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经理;2015年出任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首任经理;2018年出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数据学院首任经理。鄂维南主要从事计算数学、应用数学及其在力学、物理、化学和工程等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不但在计算机理论研究领域实现突破,努力推动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在交叉学科中的应用,还十分注重团队建设,2003年入选首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被称作“院士名师”,为祖国源源不断培养人才,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为科研、为教育、为现代化建设而奉献的动人故事。从1995年起,陈国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带领团队先后5次主动与淮河水利委员会合作,在汛期帮助安徽对淮河中上游9大水库进行防洪调度。获得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当计算科学运用于工程,实际上就是早期的“大数据”“云计算”应用,不仅效率加快,精确度也极大提升。除了治水,还有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勘探模拟和数字化管理,杭州湾大桥、铜陵长江大桥的安全监测,青藏铁路路基冻土分析等。2009年,陈国良担任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创院经理。2017年,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成功获批华南首个由高校牵头的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并于2018年获批计算机学科的一级博士点;同年,该院正式通过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

陈国良,1938年6月3日出生于安徽颍上,并行算法、高性能计算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主任。陈国良于1961年从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系计算机专业毕业;197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1981年至1983年在美国普渡大学做访问学者;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经理;2009年兼任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经理。陈国良主要从事并行算法,高性能计算及其应用等研究。

中国科学院健康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表示,遗传密码的破译,使得生物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改变了医学的面貌,使得诊断更明确、用药更精准、治疗更有效,从而推动精准医学发展,精准医学产业规模也将随之壮大。目前,华为、中兴、阿里巴巴等企业均有团队致力于大数据的深入挖掘,首要目标是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案。大数据的介入,不仅能为临床疾病提供新的信息,同时能够更加深刻地改变大健康体系的模式和概念。在整个遗传密码的研究中,目前真正能够“说明”的不超过3%,另外97%的遗传密码和疾病有关,和生长发育有关。这部分遗传密码的“说明”,将对生物医学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全新机会。

陈润生,1941年6月出生于天津,生物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润生于1964年从中国科学技术老员工物物理系毕业;1978年至1980年在吉林大学理论化学进修班学习;1985年至1987年在德国纽伦堡大学从事量子生物学研究;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获得第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2014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陈润生主要从事生物信息学、非编码RNA的系统发现与功能的研究。

中科院计算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倡导,在信息时代、智能时代,人人要学会编程,希望能够推动科研院所与职教体系建立连接,共同推进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的发展。编程培养的是一种逻辑思维方式,也是信息时代的核心素养。据了解,很多省市都有信息类的职业技术学院,他希望能够将编程的学习普及到职业教育领域。目前工业、农业领域很多传统行业的智能化改造都需要IT硕士、博士来做,自动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能和工具的使用不够泛在化、普及化。如要真正实现中国工业、农业的智能化,一方面,科技工作者需要把这些工具做的更容易,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要具备培养“码农”的能力。要把计算机领域的这些技能和工具下沉到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只有这样,发展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才靠谱。

孙凝晖,男,博士,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1968年3月出生于上海市,籍贯安徽寿县,小学和中学就读于安徽省繁昌县,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随后进入中科院计算所攻读硕士学位,1992年硕士毕业后留所工作,1995年攻读在职博士,1999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至2000年先后担任计算所智能中心研发部副主任、主任,2000年至2005年任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2005年至2009年先后担任计算所系统结构研究部主任、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主任,计算所副总工程师(兼),所长助理(兼)等职务,2009年7月起任中科院计算所常务副所长,2011年7月起任中科院计算所所长,2011年10月起任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经理。

中国工程院副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左宁表示,软件是创新型很强的工作,作为信息技术灵魂,软件是引领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软件的创新带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同时指出,当前我国信息产业最大短板是基础性系统软件欠缺,真正的原始创新较少,想要做好、有所突破,我国科研人员需要有“坐冷板凳”的决心。同时她还谈到,大数据的聚集、人工智能理论算法的革新、技术能力的提升等,驱动了软件相关的应用泛在化、智能化、融合化。一是基于云计算的泛在效用计算应用特点,所需数据规模大、突发性强、实时性高;二是异构性,从边缘到云端的变化使得泛在自主应用特点,对资源需求的动态性、不确定性增强;三是向智慧城市、物联网领域泛在协作的计算特点为移动性强、承载设备多、续航要求高等。

陈左宁,女,1957年10月23日出生,北京人,计算机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第五十六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公司党组成员、副经理。1976年陈左宁进入国家并行计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1986年获得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理学学士学位;199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担任国家并行计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1999年获得浙江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同年当选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副主席;2018年担任中国工程院副经理、党组成员。2020年1月,获得2019年“CCF夏培肃奖”。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长期立足国家战略和学术界两方面关注大数据的发展。他说,大数据的概念已有几十年历史,但受重视并转化为产业只是近几年的事,当下世界学术界对大数据都很重视,《自然》、《科学》两本杂志,几年前就专门推出了大数据的专刊。但和国外相比,我国政府层面对大数据产业的支持力度更大。产、学、研各界也纷纷跟进,取得了许多大数据成果。大数据不仅仅是一个新概念,它已经对普通市民生活产生了影响,大数据已介入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下一步就是介入“生、老、病、死”领域。因此,精准医疗是大数据很有前途的应用领域。传统的医疗方式,只能做到“因病开药”,但如果有了大数据,可以做到“因人开药”。

郑纬民,1946年出生于浙江宁波,超算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性能计算研究所所长。1970年郑纬民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毕业并留校任教;1982年获得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硕士学位;1985年至1986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进修;1989年至1991年在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进修;201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长期从事并行/分布处理、大规模数据存储系统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表示,未来十年,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规模应用,面对智能时代,地方政府要努力思考如何把握数字经济转型机遇,除了信息技术融合创新,还有信息技术与其他领域融合创新。数字经济不仅改变了生产和管理过程,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蕴含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大数据、云计算、虚拟仿真等与设计、制造、运维等生产关键环节深度融合,催生了各类生产和管理的智能化应用,有效实现了提质降本增效的要求。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生活。当前我国区域经济进入多元化时代,区域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而数字产业将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释放最新科技革命的巨大能量,激发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重构产业链和价值链。

怀进鹏,男,1962年12月20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计算机软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1984年怀进鹏从吉林大学计算机系毕业;1987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后分配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5年至199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进行学术交流;1997年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博士生导师;2000年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2009年出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董事长,同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主要从事网络化软件技术与系统研究工作。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九林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我国资源信息管理体系和分类编码、区域开发模型体系、统计型空间信息系统模式等,他用不斐的成绩在自己的大数据之路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中国黄土高原国土资源数据库及信息系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决策信息系统”“自然资源数据库”等多项科学大数据领域的重大成果,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中国的信息科学在资源环境中的应用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同时,他提出的建设“国家国土资源信息系统总体方案”,成为当时国家提出要建设的二十四个经济信息系统之一。在孙九林看来,年轻员工,科研工作者就是大数据的未来,只有他们真正成长起来,中国的大数据才能发展的更好。在当老师时,他对员工给予了厚望,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带员工走入信息化的海洋。在此期间,共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100多名。

孙九林,1937年8月10日出生于上海市,资源学家、地球与农业信息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经理。1964年孙九林从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工作,担任课题组长、研究实习员;1978年至1990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综考会国土资源信息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1992年至199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全国农业区划委农研中心副主任;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受聘担任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名誉经理;201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大数据及分析技术中心首席科学家;2016年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孙九林长期从亊信息科学在地理资源生态及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为国家科学大数据建设与应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表示,目前,不仅做统计的人关心大数据、几乎数学界所有的分支类科学家都在关心大数据,可见其涉及面很宽。大数据不仅是未来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众多行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另外,大数据对信息安全来讲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其更加重视数据本身的安全,因为数据一旦被破坏以后,就不能恢复,大数据如何通过立法,通过各种手段真正保护个人的隐私,这是国家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新的安全问题。

李国杰,1943年5月29日出生于湖南邵阳,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经理。1968年李国杰从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贵州军垦农场、贵州省晶体管厂工作;1973年转到湖南省邵阳市计算机厂工作;1978年考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1981年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后前往美国普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85年博士毕业后进入伊利诺伊大学CSL实验室工作;1987年从美国回到中国,进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1990年被选聘为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9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创建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1994年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99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200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200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4年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主任,同年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201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经理。李国杰主要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算法、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研究。